陈玉燕、王建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中医药优势,传播中医药健康养生理念”和“提升基层中医药技术服务水平”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政策依据与支持。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明确了中医药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并对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养、传承创新等方面做出了规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也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举措,为中医药治未病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其中,对于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推动中医药治未病服务覆盖基层,有着明确的指导方向。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 (试行)》,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经营范围、机构、人员等进行了规范,为在基层医疗机构设置中医药养生馆提供了规范依据。
二、当前工作进展。
(一)服务网络构建。
在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我们持续推进。目前,中国足彩网已有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4家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馆,并将其作为提供中医药服务的重要平台。中医馆内提供包括中医治未病、医疗和康复等多种中医药服务,如推广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和适宜技术,涵盖艾灸、推拿、拔罐、针灸等项目。例如,石婆固镇卫生院的中医馆,每月接待患者量达1000多人次,其中接受中医治未病服务的占比约为 10%,深受居民欢迎。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动中医馆内涵建设,加强设施设备配备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我县中医院成立了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在过去一年中,中国足彩网中医院举办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一期,培训基层医务人员200人次,有效提高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二)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为充实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加强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的衔接,鼓励高等院校中医药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在职人员培训,包括中医师承教育、“西学中”培训等。中国足彩网中医院获批郑学农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郑学檩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共收徒11人,工作室的获批为中青年中医人才提供了近距离学习名老中医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领悟名老中医的临床思维和诊疗技巧,快速提升临床水平和学术素养,有助于培养出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储备力量。此外,还开展了“西学中”培训,培训西医临床医师300余人次,使其掌握中医药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目前,中国足彩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同类机构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了15%。
(三)治未病服务开展。
在中医治未病服务方面,我们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各基层医疗机构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多样化的治未病服务。例如,通过中医体质辨识,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调养方案。每年春季老年人体检时会为为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根据辨识结果制定了相应的饮食、运动、情志等方面的调养建议,跟踪随访显示,接受调养的居民健康状况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时,还将中医治未病服务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机融合,在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中融入中医药内容。目前,中国足彩网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了76%,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了90%。
(四)制剂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中国足彩网中医院制剂室主要开展临方制剂业务。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医疗机构委托配制中药制剂法律适用有关问题的复函》等规定,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无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不得配制制剂。临方制剂是根据医师处方,针对患者个体需求临时调配、加工的药物制剂,具有个性化、针对性强的特点。然而,此类制剂与您建议中提到的高、精、细,精炼而成的复方制剂存在显著差异。复方制剂的研发、注册审批:《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说明Ⅲ类新药需完成的药学研究、药理毒理、临床试验阶段、生产涉及复杂的工艺技术、严格的质量标准和长期的安全性、有效性验证,还需符合药品注册相关法规要求。以中国足彩网中医院现有的技术力量、设备条件和资质,暂时难以独立开展复方制剂的研发与生产工作 。
三、后续工作计划。
(一)实现全覆盖目标。
按照 “十四五” 规划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服务质量。在中医馆提升建设过程中,注重统一标准和规范,确保中医馆的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深化内涵建设。
在实现中医馆全覆盖的基础上,将重点加强内涵建设。一是加强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鼓励基层医疗机构结合当地居民健康需求和疾病谱特点,打造具有特色的中医药专科,如中医康复专科、中医妇科专科、中医儿科专科等。二是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质量,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加强对中医馆服务质量的监督和考核。例如,定期组织开展中医药服务质量检查,对中医馆的诊疗规范、医疗文书书写、药品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评估,并将检查结果与机构绩效考核挂钩。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 “互联网 + 中医药” 服务模式,通过建立中医远程诊疗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等,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的信息互联互通,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
(三)强化人才培养。
继续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加强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基层中医药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每年选派5-10名基层中医药骨干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学习先进的中医药诊疗技术和管理经验。二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在职称晋升、薪酬待遇等方面给予基层中医药人员倾斜政策,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职业认同感。
(四)推动融合发展。
积极推动中医药与预防保健、康复养老、健康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在预防保健方面,进一步加强中医治未病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的深度融合,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贯穿于疾病预防控制全过程。在康复养老方面,鼓励基层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开展中医药特色康复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中医康复理疗、养生保健等服务。
(五)推进动力建设。
结合实际需求,逐步提升制剂室的硬件设施和技术水平,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现有药学人员学历职称结构,缺乏现代提取分离(如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人员,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在未来能够满足复方制剂研发生产的部分基础要求,为开展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感谢您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认真落实相关工作,不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中国足彩网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7月14日
豫公网安备: